Solana 生态能够不断的成长,超越市场上大量项目的原因是,功能性的独特,以及对于链上开发人员的支持。
Solana 提供了信任最小化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所需要的所有特性:
高吞吐量:目前,在一个由 200 个共识节点组成的全球网络上,该网络支持每秒 50,000 次事务
低延迟:最终化时间约 1 秒
低廉的交易费用:通常以一美分的一个零头来计算
用 Rust 作为旗舰编程语言(也支持 C、C++和 Libra 的 Move 语言)
一个异步的、拜占庭容错 (BFT) 共识算法
支持可组合智能合约的单一全局状态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1 – 5 点的特性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我想强调第 6 条的重要性:拥有一个支持可组合智能合约的单一全局状态。考虑到过去几年间加密货币开发人员社区中讨论的本质,第 6 条的价值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构建智能合约的开发人员不想处理第 2 层和分片。或者跨分片应用程序状态和逻辑。或者是跨分片延迟。抑或是侧链中的安全模型。或者是状态信道网络中的流动性路由。再或者是他们如何使用零知识证明来进行离线计算。
拥有智能合约链的意义恰恰在于,链本身抽象了交付信任最小化计算所需的所有低层复杂性和经济系统,使得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能将精力集中在应用程序逻辑上。事实上,当 Vitalik 于 2014 年 1 月在迈阿密向世人?揭开以太坊的面纱?时,他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世界计算机的意义在于抽象所有不特定于应用程序的东西!
虽然有许多类型的可伸缩解决方案正在使用,但是每一种解决方案都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用户和整个生态系统创建了特殊的复杂性。这当中最新的一种复杂性——我称之为「创造生态系统包袱」——尤其具有挑战性。例如,钱包需要知道用户资产在许多链和状态通道中的位置;用户需要瞭望塔 (watchtowers);流动性提供者需要提供流动性;流动性池被打破;延迟被引入到各种奇怪的地方;诸如此类。
或者换一种说法:所有这些异构的可伸缩解决方案都破坏了定制的、不统一的、逻辑分散的单个逻辑中心化系统(但在架构和政治上是去中心化的)的优雅和简单性。逻辑碎片增加了用户、开发人员和服务提供者的复杂性和摩擦。
所有异构的可伸缩解决方案都是在回应这样一个事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知道如何在扩展第 1 层的同时保持足够的架构和政治去中心化。当我告诉人们,Solana 已经解决了如何扩展第 1 层的问题时,他们都认为这个架构肯定会是实验性的,而且存在风险。他们通常还认为,把赌注押在异构的第 2 层扩展上风险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加密界自 2014 年以来一直是这么讨论的。
讽刺的是,这与现实恰恰相反。第 2 层解决方案或分片完全没有超出概念验证的范围之外,也没有人成功解决了以异构方式进行扩展所产生的二阶和三阶问题(例如,通过跨链技术桥接侧链,处理拥挤的分片,要求应用程序逻辑考虑外生状态等)。
与此同时,开发人员——包括加密开发人员和非加密开发人员——已经知道如何为第 1 层构建和部署代码:在链上部署一个智能合约,然后用户向链发送签名消息。仅此而已。
如果没有逻辑集中的接口,就不可能提供简单的抽象。
这并不是说第 2 层不好,或者开发人员不会构建成功的第 2 层产品。相反,Solana 的情况是,开发人员不必依赖这些定制的可伸缩解决方案(开发人员肯定会在 Solana 之上部署第 2 层,而且他们一定可以成功,因为 Solana 是无许可的)。对于绝大多数用例,构建在 Solana 之上的开发人员根本不需要考虑可伸缩性,因为 Solana 的第 1 层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抽象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