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币圈新闻 行走笔记:肖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终极猜想

行走笔记:肖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终极猜想

本篇笔记来自上海区块链国际周第一天峰会的闭会演讲。

演讲嘉宾: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风博士

以下,Enjoy:

首先声明这是个猜想。也许一部分有道理,但肯定不会全部有道理。

我们看到区块链,尤其是公链,到今年年底,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区块链的主体技术架构就已经完成了。随着今年年底,Dfinity官宣是12月31日正式上线。基本可以说,区块链的总体架构完全搭建完成了。

这有点像上世纪90年代中,互联网最终确定TCP-IP模型。当然,未来两年、三年区块链整体框架和模型还有很大的优化和改进的空间。 但可以预见,从今年年底之后,一方面整个技术框架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是应用的大爆发。

区块链应用的分层

区块链应用的大爆发到底会如何爆发,是我今天试图探讨的话题。

在思考区块链应用的方向或爆发程度时,我自己从应用分层的角度整理了这样的框架:

从上往下,是从互联网到了区块链。从下往上实际上是从区块链到了互联网。从分布式网络、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到分布式账本。在分布式账本以上,更多是互联网时代已经有了的东西。当然有了区块链之后,分布式存储、计算和互联网语境中的分布式存储、计算是不同的。一方面是分布式的,更多是走向了去中心。

Dfinity号称要做互联网计算机,而没有说自己是区块链计算机。因为就分布式计算来说,确实很大内容是互联网范畴的东西,不是纯粹的区块链上的东西。

包括区块链用于溯源、存证,它们是区块链的应用,但其实里面有很大互联网技术成分在其中。

分布式账本是一个分界线。越过分布式账本再往下走,往深走就越来越区块链化,越来越更多用到区块链的东西。 尤其到了分布式治理,无论是其涉及到的经济模型,还是共识算法,因为需要设计社区的治理机制。分布式治理再往深处走,是分布式应用。分布式的应用再往下走是加密经济体。一个完整的分布式商业世界就搭建出来了。

将应用做这样的分层,并不表示只有到分布式商业才会有区块链应用。在每个层次都会有区块链的某个应用。只是某些应用可能和互联网产生了很大的交集,有些应用更像纯粹的区块链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分层,我希望将互联网的技术、区块链的技术打碎,分出层次。这也许对我们思考区块链的终极应用会有另外角度的新的帮助。不完全拘泥于技术的前后和技术的分层。技术的分层有有其结构在其中。

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可以看到技术的应用曾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纯粹的信息化技术时期,是上个世纪的70、80、90年代。那时候信息技术的利用,构造商业应用使用的是软件系统。可能是10万行、几十万行或上百万行代码的软件系统;

第二阶段是互联网平台。可以把很多复杂的软件层面的东西下沉成为基础设施;

第三阶段是区块链。区块链进一步把互联网平台很多东西继续下沉成基础设施。

整个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应用层面过去几十年是不断被下沉,不断将应用层面的东西下沉成基础设施。在应用层面带来新的变化。区块链带来的下沉就产生了分布式应用。

有人说现在金融已经完全场景化了,所有金融服务都已经沉浸在场景中。有句著名的话:银行服务到处都在,就是不在银行。反过来想,为什么金融会场景化?所谓的金融服务会变成在场景中提供?如果我们从基础设施角度思考,实际上就因为金融被下沉成基础设施。金融原来是在商业层面,是很好的商业应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变成基础设施。

就像第三方支付一样,原来很赚钱,非常性感的行业。大家都要去尝试。后来发现第三方支付不赚钱。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公司用的最好。互联网公司无论是做社交、电商还是外卖还是打车,第三方支付成为这些商业的基础设施,几乎变成免费的东西,成为带有公共基础设施的含义。

原来非常显赫的,应用层面的东西,逐渐在下沉,下沉成为基础设施。区块链是这种下沉的集大成者。从软件系统到互联网平台到区块链,就是应用层不断下沉成基础设施的过程。

软件系统刚出来的时候,在应用层面使用非常复杂。Windows这样的浏览器没有出来之前,需要用命令行运***系统。命令行有多少人做得了?是非常难学习和普及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到了互联网平台,这些复杂的软件系统就统统下沉。互联网平台以APP的方式,提供非常轻、简单、操作傻瓜化的应用出来。类似微信这样的应用,背后是庞大的软件系统,是几十万行代码在支撑。但对所有用户来说,就是个APP,是三到五步操作就能完成的应用。这就导致大爷大妈也能用微信发红包,甚至抢红包速度比年轻人还快。

到了区块链时代,APP会继续下沉。一个APP也需要几万行代码。区块链时代使用的智能合约就像一个微信小程序,比APP还简单。可能是几百行、几千行代码就形成一个应用。

另外一个变化,互联网平台是需求端驱动的。消费者驱动网络的发展和运行。到区块链时代,不再是消费者驱动,而是由开发者驱动的。区块链是对开发者友好的网络。到目前为止,发展得最好的区块链系统都是开发者社区建得最好的。任何没有开发者社区的区块链系统一定没有生命力。

反过来你要想,为什么不是C端。就像Vitalik讲区块链为什么没有杀手级应用,而是杀手级网络。是因为区块链是由开发者驱动的网络,由供应端驱动的网络。最后达到消费端。这是在区块链上创业和在互联网上创业非常大的不同。

我们来看两个案例。什么才可以称为区块链应用的终极模式。

第一个案例,我非常喜欢举Uniswap。两个年轻人,500行代码,把一个需要10万行代码或者几十万行代码支撑的中心化交易所干掉了。这样的案例非常有预示性。我们能看到,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绝对不能设计五万行、十万行的代码,然后说要做个什么事。智能合约也不能写个五万行、十万行代码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就是几百行,几千行代码,就有可能把Coinbase这样的上千人运营的中心化交易所超越掉。

当然,Uniswap有它的缺陷。但这样成功的案例可能预示着基于区块链的应用是通过智能合约提供运营,所有的智能合约可能就是几千行代码。

只所以能够做到几百行、几千行代码就干掉如此重要的行业,这么大的中心化的交易所,是因为区块链集成各种技术下沉成基础设施方面做得最彻底。

前面我讲到从分布式网络到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账本、分布式治理,这些统统都成为了免费的基础设施。基于公链,无需许可,也不需要开发成本。就一、两个年轻人,坐在自己家里,只要你妈愿意管饭吃。就没有其他创业成本了。可以写500行代码没人理,再写500行代码没人理,写到第四个500行代码,Duang,成了Uniswap。它需要资本金吗?只是Uniswap成了之后有人追着要给投资。在互联网时代,能说不需要资本就创业吗?任何一个应用难道不需要找互联网巨头去搭载吗?而要去搭载还需要各种审核,有一系列的许可程序。可以在公链上没有这些。

我们也看到一个DEMO。Dfinity说要用一千行代码写了去中心化的TIKTOK。当然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一个DEMO。我们期待在12月31日,Dfinity主网上线后,真的能看见用一千行代码把TIKTOK取代的去中心化的应用。如果这个事情能成真,就坚定了我对区块链应用模式的终极猜想。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就是几百、几千行代码的智能合约。

这两个案例具有预示性。也许区块链应用就是这样来的。

区块链成为应用的基础设施,集成了这么多功能,存储、计算、激励、账本、身份、账户、地址等基础能力集成成基础设施之后,这样的商业基础设施要有自己的特点:

1、必须是开源的。如果不开源就不可能成为基础设施,没人信你;

2、必须是开放的,无需许可的。创业者并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认可,就可以自己干自己的事情;

3、在治理机制上,一定是共治的,在利益分配上一定是共享的。从股东资本主义变成利益相关的资本主义,是共享的资本主义机制,而不是中性化的资本主义机制;

4、必须是分布式、去中心化和自组织的。

区块链虽然是个公共基础设施,但已经没有了物理公共基础设施天然带来的问题,即公地悲剧。在数字世界中,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完全不包含公地悲剧的弊病。

我个人非常期待这样的基础设施在未来两年、三年,随着今年区块链总体架构的搭建完成,网络能够持续优化,优化到能够承接大规模杀手级应用在上面。这样的运行意味着任何懂代码的人可以在平台上低门槛、低资本、低运营的自由部署自己的应用。

应用本身变成了高可信、高可靠、高安全、高收益和高度分散的应用。这是互联网世界带不来的,是只有区块链世界才可能带来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这样一个自由发布应用的平台上、基础设施上,门槛低到可能在中国就有1000万名创业者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创业。我相信涌现出的伟大应用一定会比原来互联网时代高门槛、高代码、高资本投入、高运营的平台上要多得多。

那样的平台上全国只有20万人才有创业的资格。你要找到资金,要成立公司,发布应用没有流量要找流量平台,或者自己经营流量。从头到尾都要自己做,存储、计算、信任都需要自己投资、自己去干。在区块链上这些都是公共基础设施,免费的和自由的基础设施。创业的门槛就降到了地板,从20万人有条件创业变成了1000万人有条件创业。1000万创业者中出现伟大应用的机会会比20万人时多得多。

最后总结一句话:互联网的应用解放了消费者,区块链的应用解放了开发者。解放开发者就是解放创业者。真正基于区块链,才可能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区块链是适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好的平台。

关于作者: szhbsd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