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oin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各路受害者齐心协力,通过张健岳父母等亲人的突破口,正在进行着看似矿日持久的维权战。
无论是对这些遭受巨大损失的受害者,还是对依然身处这个圈子的“投资人”,保护自己资产安全已经变成第一要务。圈子里面出现任何一条维护,宕机或者一时半会儿登陆不上的信息都会引起大众恐慌。
如果稍微压制这种不安全感带来的直觉恐慌,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各种“跑路”事件带来的恐惧,让我们随即做出各种应激反应,或提币到钱包或转币到大交易所或一听到类似消息就感到焦虑恐慌……这非常正常,因为周围的人反应都一样,大家纷纷献计献策,看如何能在这个动荡的市场中保证自己资产的安全。
问题是,这些措施只能应对下一次完全相同的状况,即看起来和FCoin相似的交易所或者更小的交易所或者不靠谱的一些项目玩失踪,当情况改变(万一下一次是某个非常权威的大交易所)的时候,你该如何避免入坑?
这篇文章就要探讨面对不良事件的发生,除了以后直接避免参与这样的事情以外,我们还有哪两个方面是要注意从而避免未来入更多的坑?
推测能力有否缺失
第一个要注意的是推测能力的缺失。推测能力是根据已有的可见的非常清晰的判断,通过分析和综合引出新的判断。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直接接受已有的推测,将它们当做答案,然后立即采取行动。
比如之前刚上写作课,老师告诉我们,在平台上写文,一篇文章字数最好控制在800-1000字之间,多了没有人愿意读下去。接着很多学生就开始按照这个规则写文。
已有的判断(文章800-1000字)—-直接导致行动(写文章字数限制在800-1000字)
那时候我感觉到非常奇怪,要真正把一件事情说清楚,800字是很难完成的。而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说,估计是因为现在平台上都是碎片化阅读,大部分读者很难抽出长的时间阅读。若想获得比较大的阅读量,短小精悍的文章肯定是最佳选择。
已发生的判断(文章800-1000字)—-分析读者碎片化阅读,时间少—-新的判断(要更加优化这个趋势,那应该是轻松幽默的文字)
已发生的判断(文章800-1000字)—-分析读者碎片化阅读,那么在什么时间读者愿意花长时间阅读了?—-新的判断(在每天临睡前或者午饭后发一些深度的文章)
所以很多的消费者调查,看似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得出了显而易见的判断,可最终的结果就是非常抱歉。
一家新闻网站进行消费者调查,询问网站还有什么改进或者你希望网站还有什么功能?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希望看到更多板块,更多地方,更全面的消息。结果所有的网站都朝信息全,广,杂上面努力。
只有Google用一个简单的搜索,打爆了这些根据消费者调查的直接判断做出行动的人。
而最早在福特等美国汽车横扫时,新的汽车公司做消费者调查,这些消费者最大的愿望是造出更宽敞,更豪华,速度更快的汽车。大多数汽车公司都朝这个方向努力。
只有日本车异军突起,制造体型更小,更省油,更经济的车迅速占领市场。
为什么消费者会说想要更全更多的信息?为什么想要更大更宽敞的汽车?他们没有说谎,只是在他们脑海中,只能从现有东西的基础上想象出更好的东西,而不能凭空想象出某个东西。
而真正的高手就知道消费者调查并不能直接给出推测,就像一大堆消费者过来买锤子,他们告诉企业需要更坚韧,更好使的锤子。于是企业想尽各种办法生产更结实,更省力的锤子。但有一家公司分析了这些消费者为什么要买更好的锤子,原来是因为他们在墙上打洞太辛苦。于是他们研究出了电钻。
这也是乔布斯为什么会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把东西拿出来,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对于FCoin事件,显而易见的推测是跑路,显而易见的行动是以后不在这样的交易所交易。可若进一步推测张健为什么跑路?FCoin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局面?那么得出的推测就会是FCoin的交易即挖矿模式很新颖也很成功,但还需几个前提条件维持这样的成功,这些条件是跟着交易量成长的管理,随着币价下跌的应急处理以及不能过度挪用用户资产等等。
等到新的推测出来,那么小散的行动应该是积极关注交易所的盈利模式,每日交易量,各种项目进展情况,观察社区动态以及公司新动向,所有这些指标都能让我们及时做出将币转出的行动,从而避免所有交易所的坑。
提到这里,有人或许会纳闷,为什么有些人就有进一步推测的能力,而有些人就无法做到?答案是缺乏练习。
大脑每天都要消耗总摄入能量的四分之一,自进化以来,大脑要对事物快速做反应,这既是在危机中生存的首要条件,也是保存机体能量并能延续基因的最优答案。
当我们已经直接获得了某种答案,字数写多了,颜色太淡了,最省能量的办法一定是写少点,颜色弄深点。
可若从现在开始,你想找到更多的真相,当获得了某种答案后,你还需要找出能解释这种答案的原因。
就像面对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知识和现象,一旦你开始问自己,就发现其实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为什么一鸟在手比二鸟在林要好?
其实并不是普通人,很多大咖也需要刻意地进行这种练习,才能得到真正的洞察,了解事物的真相。《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进行过大大小小各种实验研究,即使如他这样进行过系统概率统计的训练,依然会认为某项实验,靠直觉的启用某个小样本就行。
直到他和自己的概率大师朋友做了大数法则和小样定律的实验,才明白这一切多么靠谱。是的,所有人都会认为大样本比小样本更精确。可是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能说出来。直到他们自己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小样本比大样本产生极端结果的概率大。
这样卡尼曼在之后的实验中都严格按照计算,对比等科学方法来选择最小的样本,而不是拍脑袋决定启用多大的样本就可以了。(大叔样本和小数定律,详见《思考快与慢》第二部分第10章)
躲避自我证实的倾向
除了预防推测能力的缺失,还需要躲避自我证实的倾向。
很多时候,学习某个知识,或者某件事情的发生,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真正的学习知识,经验积累是为了检验我们之前的积累。
比如你看到某则新闻,说云南某个小镇老年人活到90岁的概率居全国之首,这时候你脑海中会自动反应出这个小镇空气清新,没有污染,食物健康,和之前自己对长命老人的想法相证实。
过了几天,你再次看到了一则新闻,说广西一个小镇老年人活到90岁的概率全国最低,这时候你脑海中会自动反应这个小镇非常贫穷,污染严重,而且卫生状况极度不佳,和之前自己对短命老人的想法也相证实。
但实际情况是什么?统计学专家发现实际情况是因为小镇的人口太少,用概率统计出来的结论根本无效。如果放在全国这个大样板底下,高寿和短命的都差不多。
FCoin事件发生,很多人沾沾自喜自己走的早,很多人嘚瑟早知道这所不靠谱。可若要这些人扪心自问一下,是运气还是真有一套指导体系让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大部分的答案不过就是运气。
很多时候,人们懒于思考,于是就用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现存的理论来证实自己的想法。即使在心理治疗领域,也有发现自我证实的倾向。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斯奈德在1981年的一个实验中发现,编制问题的访谈者会发现有关受访者这方面的问题最多,比如人们在做外向特质测验时,就会拒绝选择使用那些“内向”的问题。这证实了为什么很多心理咨询者总是符合治疗师的理论假设。治疗师从一开始设计问题时就有自我证实的倾向。
其实早在1961年,心理学家雷诺和埃斯蒂斯就个人生活史访谈了100位健康且成功的成年男性,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受访者的童年都充满了“创伤性事件”,与某些人的紧张关系以及父母糟糕的决定—-不巧的是这些因素通常都被用来解释精神问题。
自我证实倾向会导致人做出糟糕的判断和决定,仅仅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放弃真正应该做的自我检测,和真相失之交臂,小则放弃一次学习反馈的过程,大则做出损失巨大的决策。
结论:
我们每天都面对这各种嘈杂的信息,进行着各种判断,大脑被各种各样的资讯连番轰炸,对于想要做出更准确判断和决定的我们来说,积极的思考和分析,理智的对待每一个判断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为了避免生活中的坑,在大家都还在简单接受各种信息的同时,你就需要:
1.推测能力一直在线
2.躲避自我证实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