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咨询公司,有一天我去拜访一位老板。当时闲聊,聊到马化腾。客户老板说马化腾一定每天晚上夜不能寐,别看腾讯家大业大但是倒下的时候也很快。
当时我刚刚毕业参加工作涉世尚浅,我就反驳他。我说腾讯几千亿的大盘子,别的不说,就微信和 QQ 这两个基本盘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撼动的。他说,还有阿里呢。不止阿里,还有头条、脸书、网易,所有人都在盯着呢。
商场如战场,不同的是商战往往没有硝烟,几年之后大多数的人都会忘记这件事情的存在。但对于参与商战的企业家来说,却是步步如履薄冰 —— 有的时候企业虽大,但一样要把身家性命都摆在赌桌之上。
腾讯 vs 阿里,入口之战
在很多人看来,腾讯的社交霸主江山已定。但就像我经常在文章里说的那样,商业从来没有尘埃落定这件事情。这句话,对阿里也同样适用。
阿里跟腾讯的商战,现在看依然是惊心动魄。
2004 年支付宝上市,随后腾讯推出了财付通。但依靠淘宝的支付宝始终都是垄断着这个市场,占据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这个时候两者虽然你来我往,但各自有各自的业务,入口之争还不明显。
2015 年,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支付宝大势底定的时候,腾讯打出一张「暗度陈仓」。腾讯靠着熟人社交这张王牌打了支付宝一个措手不及。借助着春晚的巨大流量和中国人的红包文化,微信红包实现了巨大的裂变,成为微信支付的切入口。
自此之后,依托着熟人社交背书的微信支付不断挤占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仔细想想,家里的长辈是不是对微信支付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支付宝?
阿里同样也不遑多让,为了拿下社交这块阵地,阿里几度换帅几乎是各种手法都用上了。后来蚂蚁金服的董事长彭蕾更是因为在社交上的错误路线(支付宝圈子事件)而被雪藏。
表面上看,搞社交的腾讯跟搞支付的阿里井水不犯河水。但私底下,这两家的商战早已是压上了身家性命,赌上了未来。
先是场景之战,一方面两家在央视春晚斗的不可开交,争得就是一年一度的熟人社交场景。另一方面是下沉市场之战,这次争的增量用户和支付场景,大型连锁商业自不必说,连路边卖糖葫芦的老大爷都开始用起电子支付。
之后是集团战,双方在业务线上争得你死我活。阿里有 36Kr,腾讯就有创业邦。腾讯有每日优鲜,阿里就有盒马生鲜。阿里有飞猪,腾讯就大力扶持艺龙。阿里有虾米音乐,腾讯就有 QQ 音乐。
双方你来我往,就是一条原则:可以亏损但不能放弃。因为大家都知道,任何一方稍有颓势,可能就是全线溃败。
阿里跟腾讯在争什么,说穿了就是入口。入口的背后是流量,流量的背后是用户,用户的背后就是钱。而在古典互联网之前的传统行业,这个入口又被称为渠道。
入口和渠道,是所有商业活动的基本盘。理解这点,就能理解很多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商业行为。百度斥巨资砸外卖,为的就是这为数不多还有机会拿下的入口。微软跟美国政府合谋想黑下 TikTok,因为这可能是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班车。
没有入口的企业,就像是还没来得及建仓的散户 —— 只能看着牛市一骑绝尘。而入口的护城河一旦建立起来,想去正面突破就是难上加难。
区块链的入口之争
传统互联网行业为了争夺入口已经是赤膊上阵,但为何区块链行业看起来确实风平浪静?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去中心化的钱包,用户的助记词和私钥是随时可以迁移的。
而作为交易和金融入口的中心化的钱包,神鱼支持的 Cobo、吴忌寒 MatrixPort 和万向的 HashKey 早已明争暗斗,只是还没有浮上表面。
但和传统互联网行业不同,钱包作为入口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小了说让钱包变现变得困难,往大了说也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区块链的发展。
一方面,钱包本身捕获价值的能力较弱,他并不像微信、抖音这样的入口有很强的用户粘性和变现方式。这也使得钱包本身(尤其是 imToken 这也的去中心化钱包)很难做大。
另一方面,钱包的角色更像是系统层的入口,就像 Android 和 iOS 这样的角色。公链则是系统中的驱动程序,用户使用 Dapp 需要这些公链的支持。但站在钱包的角度来讲,为每一条公链去适配的开发成本又非常高。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 Dapps 都集中在以太坊上。因为以太坊有着最多的适配,也就意味着有最多的流量入口。但很明显,以太坊在现阶段可能不是对开发者和用户最友好的公链。
资助生态是一方面,但生态发展的核心还是在于用户。因此,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易用的入口反而是公链的发展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如何解决入口问题
目前的解决方案有两类,第一类是以 Fortmatic, Portis, Tor.us 为主的 Web3.0 注入的方案。即用户并不需要有钱包,将私钥托管给云端的服务器,直接完成注入。
这一类的方案优点在于用户端非常友好,像是 Fortmatic 只需要用户输入手机号码接收短信即可创建和使用钱包。但弊端就在于,它是中心化的,一个产品的安全性是由它的短板而非长板组成。
第二类方案则是最近发布的 Nervos 钱包 Portal Wallet。Portal Wallet 创新的地方就在于,它将地址、签名和区块链这三样东西给拆分开来了。借此,它也解决了 Nervos 面临的入口问题。
注:Portal Wallet 是 Nervos 网络的 Web 钱包,你可以打开 Metamask 或 imToken 输入网址 ckb.pw 使用。
我们都知道地址和签名其实是密码学的东西,只是不同的公链支持的密码算法不一样。但也有一些公链使用的是同一套的密码算法,比如 xDai 和以太坊,两者明明共识算法就不一样,但地址和私钥却是一样的。
而 Portal Wallet,我们可以看作一个桥梁,它连接了不同的密码算法。这就跟 Nervos 的底层算法有关系,在 Nervos 中有一个 cell 的机制,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箱子。
这个箱子可大可小,取决于我们为这个箱子指定的容量(锁定的 CKB)。而为了防止别人把你箱子里的东西拿走,因此我们需要去给他上锁,其他人也需要靠这个锁上的地址来找到你,生成这个锁的就是前文说的密码算法。
而 Portal Wallet 这个箱子用的就是和以太坊一样的密码算法 secp256k1,因此可以使用以太坊的地址来接收 CKB 的转账,因为 CKB 只是箱子里的东西而不是锁本身。
同理,我们创建不同的箱子就可以使用不同的密码算法,比如 BTC 的地址、EOS 的地址,甚至是传统的用户名密码组合。而这个箱子里也可以放不同的东西,比如我可以放 CKB,也可以放一些别的币甚至是自己的一些私人数据(前提是在 Nervos 链上)。
其实我们去分析两种方案,这是两种不同的实现路径。前者是非常互联网的解决方案,它实际上是一种信任委托,因为我足够的信任你所以将私钥托付给你。
而 Portal Wallet 所采取的方案则更像微信小程序的感觉,它是通过一个轻量级、Web 原生并且非常优雅的方式解决来解决这个问题。
区块链入口的想象空间
区块链的入口应该是什么样的?其实关于这个问题行业也在不停的探索。
一种理解是区块链的入口是用户的身份中心,比如 MyKey 就正在往这个方向探索。作为钱包,我不仅仅应该是你存比特币的地方,而应该是你在整个互联网社会的身份中心。
另一种理解,入口应该是用户的金融中心。比如我们看 Cobo、HashKey 都是如此,他们放弃了 Dapps 这个功能而集中在金融方向。基于中心化钱包的便利性,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第三种理解,则是像 Portis 这种,入口是用户的一个媒介。用户可以通过我连接各种各样的 Dapps 和平台,但用户需要把信任委托给我。同样的,我也可以获取到用户的授权记录、签名记录等。
第四种理解,就是 Nervos 的 Portal Wallet 这种形式,更像是一个公链可插拔的组件。它是以一种 Layer 2 的形式和公链密码进行耦合的形态,用户依然控制自己的私钥,但可以授权各种各样的操作。
这四种理解其实也对应着四种区块链的应用方向,本身无所谓对错和好坏。而如果让我个人来说,我会更加喜欢 Portal Wallet,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区块链 +」和「Web 原生」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 + 指的是基于 Nervos 来工作,兼具了 PoW 公链的安全性和 Layer 2 的可拓展性。Web 原生则是指 Portal Wallet 本身就是一个单纯的网页,拥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可拓展性。
写在最后
以上逻辑,是我站在一个传统商业领域视角观察出来的结果。它并不一定错,但一定不会是全对,在我看来也只是盲人摸象而已。
区块链是一个非常新的东西,就像是我们站在 3G 时代去看待 4G 一样。当时还用着 3G 的我们也没有想到 4G 会催生出短视频这样一种全新的形式和这背后全新的商业逻辑。
一切都在日新月异,区块链也同样如此。我所能做的,也仅仅是站在我的视角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至于未来,那只有在未来来了之后才知道。
以上内容仅作为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这是一个高度复杂而不成熟的市场,你需要为你的每一笔投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