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师李新友表示,破解网络可信身份面临的难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完善网络可信身份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建立网络身份管理和现实身份管理相协调的网络身份管理体制,明确网络身份法定管理主体及法定责任;研究制定发布我国网络可信身份管理办法(条例),确立网络可信身份及凭证的法律效力;促进个人隐私保护立法,约束和限制企业肆意收集用户信息,依法打击身份买卖等网络犯罪行为;规范网络身份服务,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中涉及电子身份、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的相关内容。
密码是支撑构建网络空间信任体系的基石。密码功能正在日益成为信息产品和信息系统的内生功能。国家密码管理局副巡视员霍炜表示,未来密码将在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数字资产管理和区块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助力网络空间信任建设
区块链技术分散化、去信任化、过程透明化、不可篡改的特点,让区块链技术在监管科技领域大有可为。
区块链在监管科技中发挥的作用与监管的目标在本质上不谋而合。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的分布式账本具有分散存储、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追溯性强、自治度高等特性,可进一步发挥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对监管合规数据自动进行重构,实时更新与维护。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业务一部主任沈一飞提到,区块链技术在监管科技领域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实现监管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从横向看,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加强监管统筹与新共享;从纵向看,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构建实时、穿透监管新模式;从深度看,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实现自动化算法监管;从远期看,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实现监管机制理念转变。
区块链是一场生产关系的革命,有力推动数字经济模式创新。北京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陈钟表示,安全是区块链未来的生命力保障之一。如何围绕物理、数据、应用系统、加密、风险控制等构建安全体系,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工信部网安局副局长陶青指出,工信部立足行业监管责任,着力推进行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全力营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下一步,工信部将从三方面推动网络空间体系建设。一是瞄准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加快前沿布局,推进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的创新与深化应用,积极引导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实现产业链、资金链有效管理,培育良好的网络安全市场环境产业生态体系。二是防范新风险,以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等为重点领域,强化网络运营者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威胁信息共享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深入开展风险评估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网络运行、网络安全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三是共建新环境,纵深推进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强化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等,深入开展网络威胁治理,不断提升网络环境,构建网络新生态。